仍存发行成本高企、业绩分化严重等问题
近年来,基金专户、信托、券商资管和期货公司资管渠道先后对期货私募放开,期货私募在阳光化过程中从原始的代客理财到通过各类金融机构融资,从“单打独斗”到形成专业化的团队,其发行的对冲产品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认可。不过,期货私募理财产品仍遇到了配资艰难和业绩分化严重等问题。
期货私募产品渐受青睐
“就产品表现而言,今年很多期货私募在理财市场上已经可以独当一面。”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彭晓武认为,从投资品种上看,今年参与股指期货的期货私募数量稳步增加,国债期货也将逐渐被纳入期货私募的投资范围;从产品的发行模式来看,通过公募专户形式发行的管理期货类产品已经初具规模;从市场的认可度来看,期货私募不仅吸引了普通投资者,更获得了来自银行优先端资金的青睐。这三个方面都说明期货私募理财产品日渐走向成熟。
根据私募排排网的统计,截至今年8月31日,在产品规模从100万元至3亿元不等的229只管理期货产品中,80%以上为单账户期货产品。发行上述期货产品的期货私募大多仍以个人或者理财工作室的形式存在。操作策略上,有112只产品以主观交易为主,程序化交易产品有80只,采用复合策略的有32只,还有5只产品采用宏观策略。由于上述产品在资金量、投资方向和交易策略上存在较大差异,其业绩也严重分化。今年8月份表现最好的产品“柒福二号”,收益率高达140.98%,而表现最差的产品当月则亏损50.98%。
随着对冲基金双向交易模式的优势日益显现,传统的大型证券私募也开始发行对冲产品。资产管理规模近10亿元的哲灵投资,今年年初成功募集发行了一款量化投资产品。哲灵投资称,该产品除了投资于A股市场,还将充分运用股指期货、大宗商品期货等衍生交易工具获取超额投资收益。
管理规模超过25亿元的证券私募鼎锋资产,近日也发行了公司首只对冲成长基金。“加入对冲机制,可以有效规避基金止损减仓导致冲击成本加剧、净值下行的问题,同时以多样化对冲工具匹配持仓结构,可以应对在市场风格转换时产品业绩跑输市场甚至净值回撤的问题。”鼎锋资产相关负责人认为。
发行成本大幅增加
“去年年末,期货私募要想发行结构化产品,银行优先端收益加上基金专户的通道成本一共还只有资金量的7%—7.5%。而到了今年年中,由于银行资金面紧张,加上想发专户产品的期货私募数量爆发式增长,上述成本涨到了8.5%—9%。”某大型国有银行期货产品托管人告诉期货日报记者。
此外,该托管人表示,期货私募若想得到大型国有银行的优先端资金,除了产品收益率要达到上述比例,产品发行规模在1亿元左右,私募的注册资本也要达到千万级,总管理规模要在两亿元以上,此外私募还必须有在该银行托管产品的过往业绩,“如此一来,能达到要求的期货私募并不多”。
除了配资成本不断增加,期货私募产品还面临程序化策略业绩不稳定等难题。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显示,在期货私募不同策略的产品中,主观交易策略的表现要优于程序化策略。8月份统计内的72个程序化策略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3.63%,仅有36.1%的产品实现正收益,而50个主观交易策略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4.68%。
尽管量化产品近来业绩不佳,但不少私募依然对其信心不减。“程序化产品参与趋势交易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小赔大赚。这是因为程序化交易的止损非常及时,把握趋势的能力也很强。而主观策略过于依赖基金经理的个人想法。”双隆投资基金经理吴中仪表示,其所在公司下半年将发行5—6只阳光化产品,全部是以股指期货投资为主的量化对冲产品。
“上半年公司3只量化套利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在20%—30%,相比目前市场上的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以及混合型基金的收益率表现很有优势,也可以很好地覆盖发行成本。”吴中仪表示,相比商品期货,股指期货的流动性更好,投资者构成更为多样化,更有利于程序化策略的稳定发挥。
- 扫描以下微信二维码
-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内容
- 扫描以下微博二维码
-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