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最高收益140% 三成定增理财跑赢沪深300

  • 419
  • 阅读模式

一度在“熊市”期间因净值大跌被投资者抛弃的定向增发类理财产品(下称“定增类理财产品”),如今迎来了业绩大翻身。

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得益于一季度A股持续上涨,在被纳入统计的82只定增类理财产品里,有81只在一季度实现投资正收益。其中28只产品更是跑赢沪深300指数同期14.64%涨幅,占比34%。广发恒定13号、广发恒定14号、盈捷众鑫定增3号、锦松定增A号四款产品一季度累计收益分别达到139.27%、136.02%、123.69%、112.07%,位列定增类理财产品收益榜的前四。

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调侃说,现在基本听不到投资者的质疑声,反而不少定增类理财产品一旦进入发行募资期,就会出现踊跃认购。

但他提醒说,牛市期间追逐定增类理财产品的高收益,未必可取——在理想状况下,定增类理财产品发行方更倾向在熊市期间低价参与上市公司股票定向增发,等到12个月禁售期结束后,恰巧迎来一轮牛市行情,如此股票套现价格远远高于定向增发价,创造收益最大化。反之,一旦产品发行方在牛市行情高价参与定增,股票解禁时不幸遭遇熊市行情,股票套现价远低于定向增发价,投资者则可能面临投资损失。

前十名收益率均超40%

所谓定增类理财产品,即产品发行机构将募集资金用于参与上市公司股票定向增发,等到股票12月禁售期结束,就能择机套现获利。由于产品发行机构认为股票套现价格会远高于定向增发价格,由此形成的价差收益,往往就是此类产品最主要的收益来源。

一季度A股持续上涨,也让2013-2014年前后发行的定增类理财产品赚得盆满钵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粗略测算,82只定增类理财产品一季度的平均收益回报接近16.8%,高于沪深300指数同期14.64%涨幅,其中业绩排名前10的产品收益率均超过40%。

上述私募基金人士分析说,由于一款定增类理财产品最多只会参与3-4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如果其中1-2只股票价格出现翻倍上涨,整个产品收益率很容易超过40%。

“当然,收益的高低,某种程度也取决于产品发行方能否以更低的价格参与定向增发,并且准确判断这家上市公司业绩能否爆炸性增长,或具有强烈的市场炒作概念。”他进一步指出。

不同股票的涨幅不一,定增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分化趋势日益明显。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有29只定增类理财产品一季度的收益率徘徊在10%以内,很可能是其投资的股票不够给力,同期涨幅不高。

事实上,由于3月份A股涨幅迅猛,当月定增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高低,基本决定了整个一季度的收益排名。比如,广发恒定10号3月份的收益率高达61.94%,帮助这款产品位列收益榜的第四名。蹊跷的是,1-2月份这款产品还有-6.79%的净值亏损。

同时,收益榜排名前四的定增类理财产品在3月份的整体收益率也跑赢同行——广发恒定13号、广发恒定14号、盈捷众鑫定增3号、锦松定增A号四款产品收益率分别是56.87%、57.03%、73.66%、51.99%,较其他产品收益率高出至少25%。

券商资管“优势尽显”

在业绩榜排行前20只的定增类理财产品里,券商资管产品占据了15席。其中,广发证券与兴业证券相关产品各占5席与6席,足见券商资管型定增类理财产品的赚钱能力。

在上述私募基金人士看来,由于券商投行部能深入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筹划方案,对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有着更深入的了解,一旦相关的资管产品有机会参与定向增发,获利几率自然更高。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位列收益榜前20名内的广发证券5款定增类理财产品,一季度收益率在40.22%-139.27%不等,高出平均收益水准至少20个百分点。

其实,跻身收益榜前20名、由私募基金自主发行的定增类理财产品,其产品管理人也与券商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资料显示,盈捷众鑫定增3号的管理人潘文涛,先后历任国泰君安(包括原君安证券)资产管理部研究员、投资经理、天风证券深圳业务部副总经理、世纪证券资产管理部投资经理、天津大亚今典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丰富的券商背景,也有助于他辨识定向增发项目。目前,盈捷众鑫定增3号一季度收益率达到123.69%,排名第三。

同时,不少私募基金发行的定增类理财产品正“蛰伏待机”,比如知名私募基金——泽熙投资旗下定增产品“泽熙增煦定增二期”一季度收益率达到17.08%。值得注意的是,泽熙官网显示该产品净值自2015年1月23日起至4月10日没有任何变动,极可能是其参与的定增项目已停牌,一旦复牌可能出现补涨行情,帮助产品收益率后来居上。

  • 扫描以下微信二维码
  •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内容
  • weinxin
  • 扫描以下微博二维码
  •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内容
  • weinxin
JiuYa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5 年 7 月 27 日16:11:2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jiuyancf.com/archives/14050

发表评论